表達蘇軾志向的句子
【第1句】: 表達志向的名句
鴻鵠之志
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
為人須為人中雄(秋瑾)
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(曹操)
篤志而體(后半句 :君子也。 ——《荀子》)
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( ——諸葛亮)
猛志逸四海,騫翮思遠翥。 (——陶淵明)
慷慨志猶存( ——魏征)
老冉冉其將至兮 ——《離騷》
男兒要當死于邊野,以馬革裹尸還葬耳。 ——《后漢書》
安能雌伏? ——《后漢書》
心隨朗月高,志與秋霜潔。 ——佚名
非無江海志,瀟灑送日月。 ——佚名
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,也仍要自強不息。 ——羅素·貝克
襤褸衣內可藏志。 ——富勒
立志沒有所謂過遲。 ——波多維斯
志向和熱愛是偉大行為的雙翼。 ——歌德 男兒志兮天下事,但有進兮不有止。
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。
乘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。
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?
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。
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?
仰天長笑出門去,我輩豈是蓬蒿人?
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 。
晴空一鶴排云上, 便引詩情到碧霄。
【第2句】: 【表示志向的詩句】
【第1句】:與天地兮比壽,與日月兮齊光------戰國.楚.屈原 【第2句】: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------戰國.屈原.【第3句】:舉世皆濁我獨清,眾人皆醉我獨醒------戰國.屈原 【第4句】: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------屈原 【第5句】: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------三國.魏.曹操 【第6句】:健兒須快馬,快馬須健兒------北朝民歌.【第7句】:刑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------晉.陶淵明 【第8句】:直如朱絲繩,清如玉壺冰------南朝.宋.鮑照 【第9句】:疾風知勁草,板蕩識誠臣------唐.李世民 【第10句】:愿君學長松,慎勿作桃李------唐.李白 【第11句】:時窮節乃現,一一垂丹青------宋.文天祥 【第12句】:生當作人杰,死亦為鬼雄------宋.李清照( 【第13句】:長安何處在,只在馬蹄下------唐.岑參 【第14句】:莫道桑榆晚,微霞尚滿天------唐.劉禹錫 【第15句】:大道如青天,我獨不得出------唐.李白 【第16句】:少年心事當拂云------唐.李賀 【第17句】:一片冰心在玉壺------唐.王昌齡 【第18句】: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------唐.李白 【第19句】: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復來------唐.李白 【第20句】: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------唐.李白> 【第21句】:新松恨不高千尺,惡竹應須斬萬竿------唐.杜甫 【第22句】:千淘萬漉雖辛苦,吹盡狂沙始到金------唐.劉禹錫 【第23句】:時人莫小池中水,淺處不妨有臥龍------唐.竇庠 【第24句】:寧可枝頭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風中------宋.鄭思肖 【第25句】:立志欲堅不欲銳,成功在久不在速------宋.張孝祥 【第26句】: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------宋.文天祥 【第27句】:粉身碎骨渾不怕,要留青白在人間------明.于謙 【第28句】:不要人夸顏色好,只留清氣滿乾坤------元.王冕 【第29句】: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------清.鄭燮 【第30句】: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------清.龔自珍 【第31句】:濁酒難銷憂國淚,救時應仗出群才------清.秋瑾。
【第3句】: 表達遠大抱負的詩句詩句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---范仲淹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.——蘇軾 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.——曹操 有志者事竟成也!——劉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.——司馬遷 男兒要當死于邊野,以馬革裹尸還葬耳.——《后漢書》 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.——顧炎武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,左牽黃,右擎蒼.錦帽貂裘,千騎卷平岡.欲報傾城隨太守,親射虎,看孫郎.酒酣胸膽尚開張,鬢微霜,又何妨!持節云中,何日遣馮唐?會挽雕弓如滿月,西北望,射天狼.。
【第4句】: 要一手蘇軾表達遠大志向、意氣奮發的詩
無題 (明) 彭述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鵬飛萬里去,
回顧江山小。
誰知天外人,
猶嘆籠中鳥。
[注釋]
【第1句】: 無題:詩的題目。古代詩人常把一些不便標題或難于標題的詩,標以“無題”而延續至今。
【第2句】: 鵬:神話傳說中最大的鳥。
【第3句】: 回顧:回過頭來看。
【第4句】: 天外人:指胸懷更寬、眼界更遠大的人。
【第5句】: 猶:還。
【第6句】: 籠中鳥:受困而不自由的鳥。
[譯文]
大鵬展翅飛向萬里云天,回頭一看,江山顯得很小。誰知天外還有眼界更遠大的人,在那里嘆息大鵬也不過是籠中的鳥兒。
這是一首抒發遠大志向的詩。作者通過對大鵬鳥雖有遠大志向,也不過是籠中鳥的嘆息,來表達自己的心胸比大鵬鳥更寬廣,志向比大鵬鳥更遠大。
[作者]
彭述先,明朝詩人。
雜詩·其二
白日淪西阿,素月出東嶺。
遙遙萬里輝,蕩蕩空中景。
風來入房戶,夜中枕席冷。
氣變悟時易,不眠知夕永。
欲言無予和,揮杯勸孤影。
日月擲人去,有志不獲騁。
念此懷悲凄,終曉不能靜。
[評]
《雜詩》是在晉義熙十年(公元414年)前后,陶淵明50歲時所寫,共12首,此首為其中之二。這是離他辭彭澤令歸
耕園田已10年之久了。在"晨興理荒穢,帶月荷鋤歸"的生活中,他感到獲得了自由,心情舒暢,寫下了像"采菊東
籬下,悠然見南山"這樣諸多名句。然而他終非"渾身靜穆",這首詩正透露出個中消息。
此詩起首處氣勢恢弘:"白日淪西阿,素月出東嶺。遙遙萬里輝,蕩蕩空中景"萬里河山一片寧靜肅然,籠罩
在月光之下。望著這浩蕩空闊的景象,詩人的心被感動了。正是"登山則情滿于山,觀海則意溢于海"(劉勰《文
心雕龍》),浩渺長空,星轉斗移,又一次鼓動起詩人潛在的激情。接下來四句,"風來入房戶,夜中枕席冷。氣
變悟時易,不眠知夕永。"冷風入戶,使詩人感悟到季節的交替、時光的流逝,思緒萬千,徹夜難眠。這四句詩承
上啟下,由此轉入傷感悲戚的格調。詩人本懷有遠大的抱負,少年時即有濟蒼生之志,"猛志逸四海,騫翮思遠翥
"(《雜詩·其五》)。但是頻繁的戰亂、黑暗的官場,使這位志高行潔的詩人理想破滅了,只能歸耕園田,獨善
其身。"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問君何能爾?心遠地自偏"(《飲酒·其五》),他的心終于得到了寧靜。可
是濟世之志未泯,它像一股暗流在詩人心底涌動著,撞擊著。在這樣一個晚上,無邊的月色,高遠的長空,又把
它從詩人心底牽引出來。想起少年時的遠大志向,中年的官場磨難,直到行將老矣的現在,怎能不讓詩人感慨萬
千呢!然而"欲言無予和,揮杯勸孤影",漫漫長夜里,只聽到詩人獨自嘆息的聲音。這種痛苦的孤獨感,并不僅
為夜深無人語而來,我們從屈原的"舉世皆濁我獨清,眾人皆醉我獨醒",從阮籍的"夜中不能寐,起坐彈鳴琴",
以至后來李白的"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"等等詩句中,都不難找到共鳴。他們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遠的志向,
不愿隨波逐流,因而都難容于世,也更深的體會到"日月擲人去,有志不獲騁"的痛苦,這是不可解脫的、刻骨銘
心的痛苦。
破陣子
辛棄疾
醉里挑燈看劍,夢回吹角連營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聲,沙場秋點兵。
馬作的盧飛快,弓如霹靂弦驚。了卻君王天下事,贏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憐白發生
【第5句】: 有關表達詩人志向的詩句
志向:
杜甫 :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《望岳》
蘇軾 :會挽雕弓如滿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《江城子——密州出獵》
辛棄疾 :了卻君王天下事,贏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憐白發生。《破陣子——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之》
陸游: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。《示兒》
節操:
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——文天祥 《過零丁洋》
我自橫刀向天笑,去留肝膽兩昆侖。 ——《獄中題壁》 譚嗣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