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子的語氣表達效果
【第1句】: 【怎樣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
【第1句】:不用修辭,屬語言質樸,平實感人;【第2句】:使用修辭,主要是8種修辭.附件,【第1句】: 比喻 化平淡為生動【第2句】: 借代 使形象突出,特點鮮明,引人聯想,具體生動.【第3句】: 比擬 色彩鮮明,描繪形象,啟人想象.【第4句】: 夸張 態度鮮明,引起共鳴;揭示本質,給人啟示;烘托氣氛,增強感染力;增強聯想,創造氣氛.【第5句】: 對偶 句式整齊,節奏鮮明;便于吟誦,易于記憶;表意凝煉,抒情酣暢.【第6句】: 排比 前后聯結,結構緊湊;文意通,語氣強勁;說理透辟,條分縷析;節奏鮮明,抒情淋漓盡致.【第7句】: 設問 引人注意,啟發思考.【第8句】: 反問 語氣強烈,加重語勢,激發讀者的感情,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.。
【第2句】: 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
修辭手法,就是通過修飾、調整語句,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和方法.現在用于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方面上.修辭手法共有六十三大類,七十八小類.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辭手法有以下:比喻、擬人、夸張、排比、對偶(又名對仗 、排偶)、反復、借代、比擬(又名比體)、寄寓(寄托),互文、設問、引用、呼告、反問、頂真(又名聯珠、)比喻,即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,彼此有相似點,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.它的作用⑴化平淡為生動;⑵化深奧為淺顯;⑶化抽象為具體.比擬,借助豐富的想象,把物當成人來寫,或把人當成物來寫,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.它的作用:能啟發讀者想像,使文章更生動.將什么比作什么,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某特征,表達作者某情感.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.夸張,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,對事物的形象、特征、作用、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夸張.它的作用是鮮明地表達作者對事物的情感和態度,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,烘托氣氛,增強感染力,增強語言生動性.排比,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、語氣一致、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.它的作用:加強語勢、語言氣氛,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,條理性更好,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(表達效果).它可以增強語勢,突出某事物某特征,表達作者某情感.反復,為了突出某個意思,強調某種感情,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.它的作用:主要運用在詩文中,起到反復詠嘆,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.同時,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,而又回環起伏,充滿語言美.對偶,字數相等,結構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,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,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.它的作用:整齊勻稱,節奏感強,高度概括,易于記憶,有音樂美感.設問,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,故意先提出問題,然后自己回答.強烈情感.它的作用:引起注意,啟發讀者思考;使層次分明,結構緊湊;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.加強語氣,突出了什么,表達作者某情感.反問,又稱激問、反詰、詰問.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,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,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,只問不答,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.它的作用:加強語氣,發人深思,激發讀者感情,加深讀者印象,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.加強語氣,突出了什么,表達作者某情感.借代,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,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.借代種類:特征代事物、具體代抽象、部分代全體、整體代部分.它的作用: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,增強語言的形象性,使文筆簡潔精煉,語言富于變化和幽默感;引人聯想,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、特點鮮明、具體生動的效果.反語,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來的意,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.有的諷刺揭露,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.對比,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,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.將什么與什么比較,突出了什么.聯想,也同想象.作用:使事物生動化,升華主題,點明中心.通感,所謂通感,是利用諸種感覺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,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.它的作用:通感的運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,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.它能化抽象為形象,讓讀者更好地理解;它能由此及彼,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;它能不拘一格,行文活潑;它能準確表達,含意深遠;它能充實詩文的意境,構成特殊的藝術美.雙關,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 (或音近) 條件,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,言在此而意在彼,就是雙關.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、幽默,而且能加深語意,給人以深刻印象.頂針,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,首尾相連兩次以上,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接,首尾蟬聯,用符號表示就是“ABC,CDE”.這種修辭手法,叫做頂真,又叫頂針或聯珠.運用頂真修辭手法,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,語氣貫通,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系.互文,也叫互辭,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.在古文中,把屬于一個句子(或短語)的意思,分寫到兩個句子(或短語)里,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,就是互文.古語對它的解釋是:“參互成文,含而見文.”具體地說,它是這樣一種形式: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,看似各說一件事,實則是互相呼應,互相闡發,互相補充,說的是一件事.回環,簡單地說回環就是順讀逆讀一個樣.回環就是把前后語句組織成穿梭一樣的循環往復的形式,以表達不同事物間的聯系.回環可使語句整齊勻稱,能揭示事物的辯證關系,使語意精辟警策.移情,為了突出某種強烈的感情,寫說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致、但實際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,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.運用移情修辭手法,首先將主觀的感情移到事物上,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襯托主觀情緒,使物人一體,能夠更好地表達人的強烈感情,發揮修辭效果.拈連,指甲乙兩個事物連在一起敘述時,把本來只適用于甲事物的詞語拈來用到乙事物上,這種修辭手法就叫拈連,又叫“順拈”.運用拈連,可以使上下文聯系緊密自然,表達生動深刻.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