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演義讀后感-799字作文
大家都說三國演義是一部好書,讀完這本著作,使我受益匪淺。《三國演義》以三國時期魏、蜀、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。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。
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。我主要是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,還有趙云,呂布,曹操等一個個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,他們身上有許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借鑒。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,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、死而后已的忠臣,這就是諸葛亮。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能文能武,足智多謀,而且一生謹慎,鞠躬盡瘁。
他巧借東風,草船借箭,三氣周瑜,智料華容道,巧擺八陣圖,罵死王朗,空城計,七星燈,以木偶退司馬懿,錦囊殺魏延,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。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,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:身長八尺,面如冠玉,頭戴綸巾,身披鶴氅。他的所做所為給后人很深的印象。
曹操在《三國演義》中被稱為奸雄,雖說是一個人才,非常聰明,且善于打仗,但也可能有人會說他狂傲自大,但我卻很欣賞他,有一些事情是沒必要對不理解你的人解釋太多,就象我們不能向井底之蛙描繪天空有多大,不能向夏天的蟲子描繪冰雪有多美麗一樣,理想就應該向能理解你的人來說,所以我覺得曹操年輕時的志存高遠再加上他任人唯賢,堅韌不拔的性恪造就了他后來的成功,雖然我對他濫殺無辜也非常反感,但是在那個適者生存的亂世里,我們又怎么能以現在人的思維去要求古人呢?
劉備是一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人,他一出場就在流淚,被張飛一頓臭罵,忍辱負重的能力讓人自嘆不如,隨機應變見風轉舵的功夫也揮灑自如,先后投過曹操,袁紹,袁術,劉表,孫權,呂布,陶謙等,經歷了許多事情,最后終于三顧茅廬遇到了諸葛亮,如魚得水,現在認為劉備收攏人心的能力之強實在無人可比,他對諸葛亮的信任給諸葛亮提供了一個盡情發揮的平臺,青梅煮酒論英雄的隨機應變使自己化險為夷,太多的事件讓我對劉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也更能理解他熬到皇帝的艱辛和不易,我覺得在現在這個社會里劉備會更容易成功一些.
《三國演義》中的人物各具其態,有長有短。我們應該從古人的經歷中學到適合自己適合這個社會的東西.為自己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礎。